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凌晨三点日本无吗,以及日本“昭和第一惨案”是怎么发生的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看过《八墓村》的人,一定很熟悉电影里那个经典的恐怖形象:头绑两只手电,腰挎一把日本军刀,手持一杆猎枪,在漆黑的夜里,鬼魅般地穿梭于乡间村子里,浑身是血。
其实,这样的人物和场景,并非只存在于电影和游戏中,它源于历史中的真实事件,这就是被称为日本“昭和第一惨案”的津山事件。
1938年5月21日,一个名叫都井睦雄的日本年轻人,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,杀死了津山一个村子里的30个居民,制造了骇人听闻的“屠村事件”,引发日本全国震动。
(昭和第一惨案)
那么,都井睦雄是一个怎样的人?他为何要如此残忍地向手无寸铁的村民下毒手呢?
都井睦雄出生于1917年3月5日。他两岁的时候,父母都死于肺结核,只留下他和5岁的姐姐以及近6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。
奶奶对家里仅剩的这个男丁非常溺爱,从小娇生惯养,竭尽所能地满足他的一切要求。7岁时,都井睦雄被奶奶送到附近的一所小学。他酷爱学*而且头脑灵活,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很好,也很受老师的喜欢。唯一的缺点,就是身体很差,三天两头缺课。
就这样,都井睦雄跌跌撞撞地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。老师曾和都井睦雄的奶奶沟通,希望都井睦雄加强锻炼,努力学*,力争升入高中。
但奶奶认为孙子的身体已经无法胜任学*,拒绝了老师的建议,将都井睦雄留在了家里。从此,都井睦雄既不参加劳动又不上学,整日无所事事。
这时的都井睦雄,迷上了奇幻恐怖小说,整日把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边读边写,俨然成为了一个文艺青年。
都井睦雄由此受到村子里妇女们的青睐,成为了女人们追捧的小明星,和不少的妇女开始了鬼混。
1937年,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。20岁的都井睦雄也被国内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冲昏了头脑,准备应招入伍,为天皇效忠。
但是,在体检的时候,都井睦雄却遭到了迎头棒喝,他被查出患有肺结核,不具备当兵的条件。看着村里的其它男子趾高气扬地走上前线,都井睦雄内心充满了怨恨。
他怨恨自己的父母没能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,更怨恨奶奶不让他上高中,现在连成为一个军人的机会都被剥夺了。
(应征入伍的日本兵旧照)
由于都井睦雄没能顺利通过征兵体检,他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,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没用的废物。以前仰慕他并和他鬼混的女人们,不再搭理他,再也没有人主动对他投怀送抱。即便都井睦雄主动出击,要求和这些曾经有过关系的女人恢复旧情,但几乎所有人都拒绝了都井睦雄的要求。
其中有一个名叫西田采女的有夫之妇,不但断然拒绝了都井睦雄的无理要求,还当面奚落他是一个懦夫,是一个病秧子。说自己以前简直是瞎了眼,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一个一无是处的人。
其它的妇女也纷纷站出来,在村子里四处撇清和都井睦雄的关系。这让都井睦雄遭到了村民们的彻底抛弃,被所有人弃之如敝履。
都井睦雄的心理发生扭曲,仇恨所有人,由此开始了他的报复计划。他暗下决心,要将村里人屠杀殆尽。
1937年10月,都井睦雄考取了猎枪执照。1938年2月,他买了两把猎枪,100发子弹,多次躲到村子里的后山上,以猎杀野味为名,偷偷地练*枪法。同时还购买了一把日本军刀和匕首,随身携带。
村民对都井睦雄的反常表现有所警觉,一部分人携家带口搬离了村庄。无法离开的人,选择了报警。警察到来后,没收了都井睦雄的枪支和道具。但一来他持有执照,二来未发现他有行凶行为,警察也就放过了他。
1938年4月,都井睦雄又托人买了一支五连发的猎枪,从黑帮手里得到了军刀和匕首。5月初,他把这支猎枪改装成了九连发,同时将所有的子弹头刻上十字切口,以增加杀伤力。
(都井睦雄旧照)
5月20日下午5点,都井睦雄开始了自己疯狂的报复行动。
他首先切断了村子里的电源。因为当时的日本农村经常停电,村民们也没有在意,更没有人想到是人为破坏的。其次,他换上一身黑色的学生服,在头上绑上两支手电,胸口上装上自行车车灯,又带上军刀和匕首,将改造好的100多发子弹装入背包里。
5月21日凌晨,杀戮开始了。
都井睦雄第一个对象是自己的奶奶。他用家里的斧子直接砍死了奶奶。
接着,都井睦雄杀死了第一个抛弃他的西田采女。
然后,都井睦雄沿着事先踩好的路线,血洗了整个村庄。
在行凶过程中,都井睦雄都先用猎枪近距离射杀村民,再用军刀或匕首刺杀,致使受害者死状十分惨烈。
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疯狂屠戮,都井睦雄直接杀死了30人,导致重伤5人,部分人在听到枪声后逃跑,因此得以侥幸逃生。
浑身是血的都井睦雄,最后逃到了几公里外的一座小山上开抢自杀了。警察在5月21日上午发现了他的尸体和一封遗书。
他在遗书中除了表达对奶奶和姐姐的愧疚外,还希望来生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。同时阐述了自己这个疯狂举动的原因,说他并非是一个嗜杀狂或精神病,而是被所有人抛弃所致。
由此,都井睦雄成为日本经典的恐怖恶魔形象,“津山事件”也对日本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(参考资料:《津山事件》)
日本关东军为了扩大诺门坎战事而火线组建的第六军,军司令官是由在中国战场横行一时的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升任的,结果这厮流年不利,刚升官就赶上了倒霉的大败。在荻洲注完水的战报里羞嗒嗒承认战死7000余人,其中战场寻尸4000余具,结果在进行火葬时还引爆了尸体身上挂着的手雷,又被炸死炸伤若干负责火葬的鬼子兵,关东军是霉到家了。
(荻州立兵中将)
1939年11月6日,根据日本军部的命令,第六军司令官荻洲立兵和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同时被撤职转入预备役,这俩原本希望“建功立业”的中将从此告别了自行车,直到二战结束也没能起复。而这仅仅是日军高层被大清洗的一部分,对苏作战的惨败,让裕仁大为丢脸和光火,上到负责作战指挥的参谋本部、中到经常抗命不遵的关东军、下到死去活来的前线军官,通通遭到修理。
参谋总长载仁亲王那是已经74岁的皇叔,所以逃过一劫(次年也主动辞职了),而参谋次长中岛铁藏、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桥本群、作战部作战课长稻田正纯同时“下课”,也就是说,日本陆军最高军令机关负责实际作战指挥的几个关键人物,被一扫而光,这是日军历史上罕见的情况。因为根据战后的统计,日军真实的阵亡数字不低于18000人,同时被消灭的,还有北上进攻苏联的信心,日本人确实被打疼了,进而也深刻地影响了二战进程。
(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)
因为诺门坎战役完全是由陆军负责的,向来与陆军不合的海军大肆幸灾乐祸,让主张‘北进’的昭和军阀们非常难堪,清洗实际是一种变相的发泄。尤其是关东军从1931年起的骄横跋扈,终于栽了大跟头颜面尽失,所以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矶谷廉介(台儿庄那个第10师团长)也同时被拿下,比较听话的稳健派梅津美治郎从第一军调升关东军司令官。
作为日军特殊参谋体系的一部分,关东军直接负责作战指挥的参谋们也在劫难逃,副参谋长矢野因三郎、作战课长寺田雅雄、作战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、作战参谋辻政信均被免职,其中副参谋长以上需要“负领导责任”全部转入预备役。参谋们则被东调西派彻底打乱打散,比如辻政信就被打发去了武汉的第11军。
(后来写书的服部卓四郎)
最惨的当然是前线军官,因为按照日本人动不动就喜欢剖腹的自杀传统,中下级军官必须要死人了,所有被苏军俘虏的官兵释放回来以后,先进行严格的审查,然后士兵被调出原部队下放到要塞区干脏活修碉堡,军官则一律要求自杀。在大小鬼子看来,军官被俘是有损“皇军形象”的污点,不死都不行,这帮军官死得悲催:朱可夫都没有枪毙我们,咋还死自己人手里了?
就算没有被俘的军官,只要所部在战场上大败而归并且伤亡惨重的,也必须自杀“谢罪”,伤亡高达95%第23师团第72联队长酒井美喜雄大佐自杀,第7师团搜索联队长井置荣一中佐自杀、第八国境守备队长谷部理睿大佐自杀,其中井置荣一感觉自己没啥错误不肯就范,结果关东军司令部派了俩军官做了他一晚上思想工作:死吧,早死早脱生。
挑起诺门坎战事的第23师团是个三联队建制的警备师团,也就是后来组建的第六军(23师团加第八守备队)主力,该师团三个主力步兵联队均遭毁灭性打击,其中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在战斗进行到绝望时,下令焚烧联队旗和密码本,脑袋缠着白布条率领残部向苏军装甲部队发起“玉碎冲锋”,如其所愿最终被碾成了肉泥。
第71步兵联队的阵地后面是配属该师团的野战重炮兵联队,失去步兵掩护后遭到苏军坦克集群碾压,所有大炮全部被毁,联队长染谷义雄中佐当场自杀,这是荻州立兵组织的“南部作战集群”之惨状。而在北部集群编成中,第23师团的第64联队和野炮第13联队基本全军覆灭,直到9月24日停战以后,日军收容队才发现步兵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和炮兵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的尸体,以及尚未烧掉的联队旗。
(清点日军钢盔)
在此之前第一阶段的进攻中,第72联队投入作战的2295人伤亡高达2200人(前述联队长酒井战后自杀),而搜索联队更是作为先头部队死光光,联队长东八百藏本人也被击毙,什么意思呢?就是第23师团所属的第64、第71、第72共三个步兵联队,一个搜索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,五个联队长无一活口,焚烧联队旗两面,后面其他师团增援上来的部队干脆不敢带联队旗了,其惨象可见一斑。
这还不算,第23师团的步兵团长小林少将战场重伤、师团参谋长冈本大佐在野战医院被两个神经质的伤兵砍了脑袋,再加上被撤职的师团长小松原,这个第23师团其实已经全军覆灭了,因为期间还进行了多次兵员补充,日军没有承认整个师团被歼,无非是硬撑着架子而已。深入研究完日军在诺门坎战场和战后的惨状,你会发现什么日军伤亡小于苏军、朱可夫并未完胜的说法纯粹是胡说八道。
人家苏军战后一口气授予了70个“苏联英雄”称号,如此的反差还不明显吗?
(苏军缴获的火炮)
凌晨三点日本无吗和日本“昭和第一惨案”是怎么发生的的问题分享结束啦,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?欢迎您下次再来哦!